新闻动态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发布日期:
2020-07-21
来源:
浏览量:
23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根据7月14日的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文件可以看出,Starlink的用户终端已经获得了FCC批准;SpaceX官方也发布了关于消费级的Starlink终端图片。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Starlink终端不一定要安装在房顶上,任意可以看到天空的地方都可以任意安放;每个Starlink终端都将配备电机从而可以自动选择天线方位。
卫星互联网圈的朋友都在问星链星座客户终端,就是马斯克说的“一根杆子顶着一个UFO”的东西是啥玩意。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Starlink终端通过FCC认证,来猜猜这个“飞碟”是个啥结构?]()
第一,顶上平的,口径目测0.45米;
第二,至少有一个马达,天线会在一个方向上“摇头”;
第三,体积非常小,结构不会太复杂;
第四,POE供电,功耗不会很大;
这是个“液晶平板相控阵天线”,类似Kymeta的那种。Kymeta这些年碰到的困难,都是因为他们想做动中通天线带来的,如果不做动中通,哪儿有那么多麻烦?像马斯克这种“不懂通信”(某250砖家语)的,当然就不会有这个烦恼啦,直接降维打击。液晶的响应非常慢,给它个电压变化,液晶需要几十到几百毫秒量级的时间才能完成分子束偏转,这对于动中通相控阵是不可接受的,太慢了。但是,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说三遍!只要改成固定站,就没有“慢”的问题啦!假设星链卫星过顶时间是五分钟,过顶角度±50°,一分钟60秒20°,1°用3秒,这个大小的Ka天线波束宽度大约1.5°,可以1度1度的跳转,3秒的时间足够了。液晶天线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缺陷。
一个电机,唯一的电机,是确保卫星轨道面切过天线的最大直径(或近似)的。如果轨道面切过天线口面圆的一个非常小的“弦”,通信效率会比较低,一会儿卫星就飞出口面了,这个时候,天线稍微歪一下头就会改善。要意识到这个“改善”动作并不需要在多个维度上进行,因为星链的轨道面挺多的,只要在一个维度上调整,总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轨道面的卫星,所以,猜测只有一个电机,因为一个电机就够了。
这个相控阵天线是单波束的。作为民用终端,如果不是提供电信级服务的运营商,没必要用“多波束”。多波束是为了连续切换卫星不掉线,那个技术可不好做着呢!现在单波束多简单呀,反正自个儿用,信号断一下就断一下吧,等几秒就调整回来了。单波束相控阵天线,用模拟而非数字电路就可以实现。从之前公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来看,一个经典的馈电网络即可,里面没有什么芯片,没有什么硅基不硅基的问题。
猜测四:从工程角度可能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该天线没有动态伺服跟踪系统,这个终端简单而且便宜,现在是不是就能够便宜到200刀这个不敢确定,但是也贵不到哪儿去。没有动态伺服跟踪系统咋工作?没有动态伺服跟踪系统咋就不能工作了!!!人家是“固定站”晓得撒,有个手机级别的GPS(价值2刀)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星历是已知的,小天线胖胖的波束到时间点就指向确定方向等着卫星飞进来,多简单呀,搞定!
功耗低,液晶的低效率问题将不再突出。低轨星座,这么大口径的天线,估计有个2瓦输出就够发1M速率载波了,液晶效率就算10%,射频也就20瓦,加上其它功耗20瓦或30瓦,总共不到50瓦功耗,也就是个大灯泡而已。所以细细的POE供电就足够了。猫也埋在锅里,家里只有一个WiFi盒子,屋里屋外连接的电缆是一个五类线,简单便宜。
以上猜测您觉得哪个更靠谱,或者您觉得是什么情况,都欢迎您留言参与哦~~
本文综合自“SpaceX爱好者(SpaceX-watch)”,原标题《Starlink星链终端通过了FCC认证;家用版“星链”图片曝光》以及“若森智能(Rhosoon)”,原标题《我们来猜猜马斯克造的“飞碟”是个啥东西》
相关推荐
Related to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