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
08
-
18
来源:
点击次数:
21
火星探测最强轨道器已经15周年了15年前的今天,火星探测史上最强任务之一,火星侦察轨道器MRO出发前往火星。7.2亿美元造价,前所未有精度的科学仪器,都可以和地球上真正的军事侦察卫星相媲美,尤其是一个高分辨率科学成像相机,镜片口径达到0.5米,对火星成像分辨率达到0.25米。它一张照片的像素点达到了惊人的8亿(20000*40000),单张照片的大小达到16.4 GB,压缩后依然超过5GB,远超其他火星探测器。它甚至拍到了好奇号抵达火星的着陆过程,非常清晰。还有机遇号火星车的行驶轨迹,拍的一清二楚。还有更多细节图片,甚至还有(干冰)雪崩细节,由于能全彩记录,也是美轮美奂。基于几位前辈的空气刹车经验,它采用两面5.4米长、2.5米宽的巨大太阳能电池板摩擦火星大气逐渐刹车,节约了数百千克推进剂。两面庞大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也为整个卫星提供高达2000-3000瓦特的能量供应,大幅超出以往。例如,...
2020
-
08
-
13
来源:
点击次数:
33
让AI计算无处不在,华为干了一件大事如何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让AI为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如何让AI触手可及,这正是AI领导者、先行者华为规划和思考的问题。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建筑……AI技术正在缔造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未来。 尤其是此次新冠疫情中,CT影像诊断、无人服务车、红外体温检测等AI服务为守护人类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如在意大利,华为携手AGS和依图医疗,推出AI辅助CT影像诊断新冠肺炎,医生获取精准医疗影像诊断报告的速度大大加快,将其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了出来。 如今,在“新基建”战略风口下,AI已成为一种新型基础能源,通过与应用的结合使能千行百业,是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新动能。 但在此之前,需要认识到的是,我们还有几大鸿沟需要跨越:从AI算法到产品化应用实际还有很远;AI训练和推理设备独立,业务流程分割;场景多样,设备各异,AI融...
2020
-
08
-
10
来源:
点击次数:
25
华为打出两张创新牌,信号是什么?用开放对抗封闭、用协同对抗割裂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华为目前仍处于中美摩擦的风暴眼中,创始人任正非今年鲜少出现在公开场合。然而,今年7月29日至31日三天时间内,任正非罕见出行,在上海和南京接连访问了四所中国名校——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陪同的还有两位华为高管:华为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和2012实验室总裁何庭波。这不是一次兴之所至的突然造访。四所大学是中国信息科技领域基础科研中的领军者,徐文伟和何庭波则是华为基础科研两大技术创新组织的领军人。从去年开始,任正非本人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提升基础科研的战略力度。徐文伟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选这四所大学本身没有特别含义,四所大学是中国优秀大学的代表。在复旦大学,任正非高兴地说,“很高兴能看到愿意坐冷板凳的人”。七天后,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2020峰会现场,徐文伟罕见地分享了这...